• OpenWrt通过ddns-scripts使用dnspod的动态域名解析(ddns)功能

    最近想实现在openwrt上的ddns功能,百度google找来找去,多数都是用一个bash脚本来实现的。无奈都要求安装curl或者是wget,其依赖包libopenssl体积庞大,本人路由4M的小ROM实在装不起。

    终于,我找到了http://blog.biner.me/article/OpenWrt-use-dnspod-Dynamic-DNS-ddns.html此文,轻松解决了本问题。

    步骤很简单:

    1. 注册dnspod;
    2. 首先你得要有一个顶级域名,没有的话可以去申请个免费的(例如.tk后缀什么的);
    3. 然后你要有一个支持php的空间,实在没有可以用上文提到的博主提供的接口地址(当然也可以用我提供的,只需把下文的xxx改为7forz即可);
    4. 下载这个php文件:dnspodupdate.zip
    5. 把该文件放在外网可以访问的空间里,比如http://www.xxx.com/api/dnspodupdate.php
    6. 在你的openwrt路由上安装ddns-scripts,有luci的装luci-app-ddns更方便;
    7. 登录路由,打开/usr/lib/ddns/services,添加
      "dnspod.com" "http://www.xxx.com/api/dnspodupdate.php?username=[USERNAME]&password=[PASSWORD]&domain=[DOMAIN]&myip=[IP]"
    8.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服务->动态DNS,服务提供商里会出现dnspod.com选项。如果没有luci,请修改/etc/config/ddns文件以达到同样效果。
      主机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比如你的二级域名是abc.xxx.com,那么该处就填写abc@xxx.com)(这样填luci可能不给保存,就手动改/etc/config/ddns文件吧)
      用户名:就是你的dnspod账户
      密码:就是你的dnspod密码
      网络:选wan
      点“保存并应用”,最好开启定时更新,间隔时间不要太短,5分钟就好。
    9. 重启路由就可以测试效果了。如果不想重启,根据openwrt的wiki,还可以执行
    ACTION=ifup INTERFACE=wan /sbin/hotplug-call iface

    来测试。

  • 终结流言 – In-Cell/On-Cell/OGS屏幕全面解析

    稿源:煮机网

    关于屏幕概念的炒作,从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争,到现在清一色标榜自己是OGS全贴合屏幕,如何如何轻薄、透光、图像“浮现”在屏幕上,苹果则貌似更为“高端”,传出了In-cell/On-cell的概念。煮机做这期关于OGS/In-Cell/On-Cell屏幕的科普,力求通俗易懂,望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真相。

    要彻底了解In-Cell/On-Cell/OGS等等屏幕,就得先知道屏幕的基本结构组成。

    从上到下,屏幕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保护玻璃(最上面橙黄色标注了Cover glass的部分),触控层(图中一点点淡蓝色虚线,标注了X、Y的部分),显示面板。

    保护玻璃没什么好说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就是。触控层的话,就是由ITO触控薄膜和ITO玻璃基板组成。显示面板可细分的程度高,这里只大致排列下:从上到下,分别是上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Color filiter的区域,即彩色滤光基板),液晶层(蓝条),下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Array的区域,即薄膜电晶体基板)。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保护玻璃/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一般贴合技术会形成一层空气(即图中标注了Bonding的金黄色区域),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

    传统的G/G、GFF屏幕,都是标准的保护玻璃+触控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层。G/G屏幕的触控层是由1层ITO玻璃基板+1层ITO触控薄膜组成,GFF屏幕的触控层则有2层ITO玻璃基板+2层ITO触控薄膜(ITO:X和ITO:Y)。显然,G/G屏幕更薄一些。

    今天各厂家标榜的OGS屏幕、In Cell/On Cell屏幕,为何值得拿出来吹嘘,是因为它们都是保护玻璃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少了一层触控层,更加轻薄。那中间的触控层哪去了呢?这正好是区分In Cell/On Cell屏幕和OGS屏幕的关键。In Cell/On 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为了争夺产业话语权,触控模块厂商力推OGS,而显示面板厂商如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On-Cell。

    可能还有人追根究底,既然In Cell屏幕和On Cell屏幕都是将触摸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那如何区分In Cell和On Cell?这跟ITO薄膜嵌入显示面板的位置有关。所谓On Cell,就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上,三星几代Galaxy旗舰就是这么做的;至于In-Cell,则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下,一般是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代表机型是苹果的iPhone 5。

    In-Cell、On-Cell、OGS因为不同的结构,屏幕的轻薄程度、显示效果、制造成本、良品率都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个基本总结:

    1.屏幕的通透程度和视觉效果方面,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则次之。所以,吹嘘In-Cell/On-Cell如何如何通透,视觉效果如何好,可以歇歇了。无论是iPhone5还是三星Galaxy S4,单纯的屏幕通透度其实还不如一些采用了OGS屏幕的国产手机,比如魅族MX3。

    2.轻薄程度,一般来说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iPhone使用了金属机身,还能做到极致轻薄的原因之一。OGS则次之,On-Cell比前两者稍差。

    3.屏幕强度(抗冲击、抗摔),On-Cell最好,OGS次之,In-Cell最差。需要指出的是,OGS则因为直接将康宁保护玻璃与触控层整合在一起,加工过程削弱了玻璃的强度,屏幕也很脆弱。至于In-Cell屏幕为何强度差,者也不甚清楚其中的原因,这可能跟目前苹果自家的In-Cell追求极致轻薄有关,Lumia 920同样是In-Cell屏幕,但有很好的辅助设计/措施来增强屏幕的抗冲击、抗摔能力。另,需要指出的是,因为In-Cell将触控层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一旦触摸屏出了问题,需要连同显示面板一起更换。

    4.触控方面,OGS的触控灵敏度比On-Cell/In-Cell屏幕都要好,但这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OGS技术不过关,超高的灵敏度很容易发生“跳屏”的现象,细微的灰尘、汗液、水汽都能引发触控屏的“误操作”,比如MX3最早一批机器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对多点触控、手指、Stylus触控笔的支持上,其实OGS也是好于In-Cell/On-Cell的。另外,还是因为In-Cell屏幕直接将触控层和液晶层融合在一起,感测杂讯较大,需要有专门的触控芯片进行过滤和校正处理。OGS屏幕对于触控芯片的依赖则没那么高。

    5.技术要求,In-Cell/On-Cell都比OGS要复杂,生产控制上,难度也更高。

    6.良品率方面,之前In-Cell屏幕的良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hone 5等产品的供货,但随着厂商不断投入,技术走向成熟,In-Cell/On-Cell屏幕的良品率与OGS已经处于同一水平,大规模出货不成问题。

  • 京东方研发成功全球最大尺寸8K超高清显示屏

    中国半导体显示企业京东方(000725.SZ)推出目前全球最大尺寸的98英寸8K*4K 超高清显示屏,全力将超高清显示推向极致。京东方8K显示屏分辨率高达7680×4320,显示效果是4K*2K显示屏的4倍,更是目前主流的高清电视分辨率的16倍。从显示效果来说,8K超高清显示画质极为细腻,而且可以覆盖人眼的整个视域,能使观看者产生很好的临场感。

    京东方生产的8K超高清显示大屏可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如运用于大型体育赛事、音乐会、会议等转播中心,顶级艺术展厅,远程医疗,安防监控等领域,也有望随着软硬件配置的升级,逐步运用于家庭领域。

  • Japan Display展示4K分辨率12.1英寸TFT面板

    想必苹果昨晚放出的iPad mini 2让很多消费者惊艳了一把,2048×1536分辨率确实能够带来更加强悍的视觉冲击,不过日本联合集团Japan Display表示可以做的更好。此前松下已经将4K分辨率浓缩到20英寸,这不得不说是显示屏历史上的壮举,不过在携带方面就有所限制。所以由索尼,东芝,日立为主导的日本联合集团Japan Display在今天成功宣布研发了4K分辨率(3840*2160)12.1英寸TFT面板,像素密度达到了365ppi。

    目前这款12.1英寸显示屏已经在本周召开的FPD International 2013大展上亮相,从新闻稿中可以看到这个屏幕的功耗依然非常的低,厚度也是非常的纤薄,未来这些显示面板将会成为索尼等公司目前1080P显示屏的接班人。

  • 长虹推出中国首台曲面电视

    长虹集团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完整实现互联、互通、互控的家庭互联网产品形态,国内首台曲面电视、智能健康空调等新品同步面世。 这台曲面电视55寸,在软件和内容上,长虹曲面LED电视支持智能语音系统、手势识别、多屏互动、海报式UI,目前售价尚未公布。今年,日本、韩国彩电品牌也纷纷推出曲线电视,目前一款曲线电视在国内售价已逾5万元。

    由于液晶玻璃仅有0.5-0.7毫米,非常薄,虽有一定韧性,但很容易破碎,曲面电视的研发制造难度远高于平面电视,技术门槛非常高。长虹多媒体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虹和国际顶级模具厂商通过长期联合研发、屡次试验,最终克服液晶玻璃弯曲后依然保持高可靠性的技术难题,打破外资品牌在曲面电视市场的垄断格局,在国产品牌中实现首发。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预测,至明年底,在中国彩电市场5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产品销量中曲面电视占比将达15%,成为主流彩电品牌的最核心的高端产品。

  • 夏普展示无边框IGZO屏概念电视 可当镜子

    在日本东京举办的CEATEC 2013展会上,夏普公司首次对外展示了旗下最新的无边框概念电视产品,而这种采用夏普独家IGZO显示技术的无边框电视机看上去真的非常漂亮,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眼球。

    当夏普这款无边框IGZO电视机在关闭的状态下时,看起来就像是一面镜子。而根据夏普公司表示,这种无边框IGZO概念显示技术不仅仅可以被应用到电视机领域,同时还可以应用到汽车后视镜上,不仅可以起到镜子的作用,同时驾驶员还可通过这块无边框显示屏观察到汽车尾部更广阔的视角,更有利于倒车及保证用户的安全。

    看来,不仅仅是在电视机上的普通应用,夏普的新技术还有更多的商业用户潜力。不过夏普公司表示这种无边框IGZO显示屏目前还处于概念研发阶段,想要真正被实际应用到生活中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来源:ubergizmo

  • 夏普15.6寸4K IGZO屏幕量产 苹果新一代MBPR蓄势待发

    果粉们心中可能一直存在一个疑惑:英特尔早就发布了Haswell处理器,为何苹果Macbook Pro产品线迟迟没有更新?现在我们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苹果在等待屏幕升级换代。昨晚,夏普在官网宣布,已经成功实现15.6寸4K分辨率的IGZO屏量产,并且从9月末开始可以批量出货。在2014年2月,夏普将在龟山第二工厂开始生产这种超高清IGZO液晶面板,以扩大产能。

    目前夏普量产中的15.6寸面板可以达到3200×1800分辨率,像素密度为235ppi。而新一代4K分辨率的15.6寸面板将可以达到282ppi的像素密度,分辨率高达3840×2160,同时实现极低的功耗,对于正想方设法延长笔记本和超极本续航时间的厂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好事。

    尽管微软在Win 8.1中优化了对高分屏的支持,不过考虑到高DPI下Windows和OS X系统的一贯差距,也许大家还是期待新一代MacBook Pro Retina比较好。另外对于小编来说,更加期待的是传闻中将出现的IGZO屏版iPad,不知道苹果会不会再一次提高分辨率?

  • LG三星面临中国LCD厂商京东方、华星光电的竞争压力

    路透社今天发布文章称,曾被视作全球LCD市场二流厂商的中国显示器公司当下正引来LG显示器公司(LG Display)和三星的嫉妒,让这两大韩国巨头感受到竞争压力。

    正当韩国巨头们埋头开发下一代OLED电视之时,一些并不知名的中国公司却开始出售一种比标准LCD屏清晰同时价格低于OLED屏的屏幕——超高清画质(以下简称“UHD”)屏幕。

    直到去年UHD市场才浮出水面,它在2亿部LCD电视销售市场中仅占3.3万部。市场研究公司HIS的数据显示,自那之后UHD电视出货量飙涨了20倍左右。由于想要更明亮清晰的画面但又买不起来自LG和三星的OLED屏电视,中国消费者纷纷转向UHD电视。

    分析师们指出,OLED面临的风险是,UHD可能会成为主流,而被期待已久的廉价OLED却迟迟未到,无法取而代之。

    当然,OLED还是拥有着巨大的潜力:超高清、屏幕薄到足可以弯曲甚至卷起。但它进入市场过于缓慢,且价格高昂,让UHD厂商们有可乘之机,如京东方科技集团、华星光电等中国公司。

    在中国,55英寸UHD电视售价约为1800美元。相比之下,三星出产的规格类似的OLED电视售价则高达1万美元。

    “我必须承认我们之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UHD市场的潜力。”LG显示器公司CEO韩相范(Han Sang-beom)表示。

    正当韩国显示屏厂商们着手于针对那股崛起的势力作出回应,中国UHD厂商们已经获得了该行业最丰厚的利润。今年第二季度,京东方实现8.9%的运营利润率,华星光电运营利润率也到9.6%。

    反观日本显示屏厂商,夏普运营利润率则只有可怜的0.5%,全球第一大LCD厂商LG显示器公司则是5.6%。三星显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运营利润率行业最高,达13%。但根据Bernstein的预测,不算其处于初步发展的OLED业务,它的LCD利润率在3%至7%之间。

    似曾相识的局面?

    分析师们指出,正如韩国2000年代夺走日本在显示屏市场的领先地位那样,中国厂商们的突袭有可能只是给韩国企业的某种预热。

    中国UHD生产商已逐步扩大产能。在成本和技术研发方面,UHD的进入门槛要低于OLED。

    “中国厂商今年以来表现很不错,它们的发展势头很可能会至少再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它们发现该细分市场的潜力要远远早于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

    “它们也拥有强大的客户——中国各大电视厂商和蒸蒸日上的中国市场。而犯下忽略UHD潜力这一战略失误的三星和LG要超越它们将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受UHD市场不断壮大的现实刺激,三星1月发布了一款110英寸的UHD电视。有趣的是,该产品的UHD屏幕并非三星显示屏公司制造,而是产自台湾的友达光电。

    “尽管中国面板供应商在进行扩张,我们仍预计三星和LG显示器公司将会维持市场主导地位,继续生产LCD。”HIS资深总监Sweta Dash说道。

    三星和LG显示屏公司今年向OLED项目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它们也在积极扩大产品线,研发更为流行的50至60英寸UHD电视产品。

    京东方目前计划增股筹资460亿人民币(中国A股市场年内最大规模的融资手笔),用于建立面板生产线和提高在其LCD合资公司中的占股比例。

  • 轻松用wifi(承载网络)分享Win7/8的有线网络

    其实用wifi承载网络来分享有线网络这个途径不少人都是知道的,要么装一些第三方软件例如猎豹什么的(功能貌似相当强大),要么用几个cmd命令。

    我之前一直都是用cmd命令来搞的,不过对一些同学来说,难度有点高(我知道有同学买了360路由什么的..),尤其是网络的配置这个部分。所以我现学现卖写了这个软件。

    使用说明:

    1. 第一次使用建议点左上角配置一次承载网络,以前开启过的按左上角的菜单来进入向导,确保连上承载网络之后能上网。
    2. 由于本人技术问题,检测“是否支持”和“当前状态”这两个项目都只能用于简体中文版的系统,目前在Win7/8/8.1 x64均测试成功,其他语言的支持有待补充。
    3. 本程序理论上需要.NET Framework 4.5或以上的支持。

    功能暂时也就截图上这些了,有使用问题欢迎反馈。

    wifishare

    下载地址:hostednetwork.exe

    Changelog:

    ————————

    v1.0  2013.09.16

    [+]第一版

    ————————

    v1.1  2013.09.16

    [*]部分细节修改

    ————————

    v1.2  2013.10.13

    [*]教程部分图片更改

    ————————

    v1.3  2013.10.30

    [+]增加更新检查功能

    [*]增加逻辑判断,增强程序稳定性

    ————————

    v1.4  2013.11.2

    [+]换掉了原来的默认图标

    ————————

    v1.5  2013.11.25

    [+]增加“遇到问题”链接

    [*]又改了一下图标

    [*]优化更新检查逻辑

    ————————

    v2.0  2014.3.27

    [+]增加检测当前客户端功能

    [*]把整个程序用C#重写了一次,之前用VB.NET写的,感觉写简单的小程序还是用后者方便点啊

    ————————

    v2.2  2014.4.9

    [+]针对重新配置承载网络有时不成功的情况(例如无管理员权限),增加了cmd返回信息的反馈

    ————————

    v2.21  2014.5.6

    [+]打开程序时会要求获得管理员权限,避免了打开程序之后权限不足的问题

    [*]现在程序需要.NET Framework 4.5

    ————————

    v2.22  2014.7.23

    [*]最近在学一点C#,把检查更新的代码放到了线程里面,这样就避免了检查时程序卡顿的的问题

    ————————

    v2.23  2014.8.11

    [+]自动检查更新现在可以显示新版的更新内容,点确定可以直接下载

    ————————

    v2.29  2014.10.12

    [+]可以自动通过已连接的MAC地址检测对应客户端的IP和计算机名

    [*]增强了自动检查更新的稳定性

    ————————

    v2.3  2014.11.17

    [*]修改了获取客户端的IP和计算机名的逻辑

     

    ===============================

    出现问题?

    [error]连到系统上的设备没有发挥作用[/error]

    [important]请确定你的wifi硬件开关已打开。[/important]

    [error]设备无法连接Wi-fi[/error]

    [important]检查网络适配器的ip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是169.254开头的就是DHCP出现问题导致的,可以手动为它分配一个ip,设备也可以用固定ip的方式来连接Wi-fi[/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