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搜到假票务被骗财 搜百度投诉电话再遇假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但在南山科技园工作的张小姐的搜索体验却成了“百度一下,你就被骗”。前日,她先是在百度搜索到的东方航空公司网站订机票 被骗汇款1758元,随后气愤之下在百度搜索“百度投诉中心电话”时,被百度置于第二位的一个百度投诉中心的电话竟然也是“假冒伪劣”,让她再去银行柜员 机操作告知账号和密码。张小姐当天即报警,但昨日,这家投诉中心的电话竟然由第二位升级到了置顶待遇。

    购买机票被骗汇款1758元

    张小姐向记者说起时仍哭笑不得。张小姐因过年不能回家,让家人来深过年,得知东方航空有航班从老家宜昌飞往深圳,张小姐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了 关键字“东方航空订票电话”,置顶的网站(shhktjjp.com) 是百度的“推广链接”,看起来也很像东方航空的官网,订票电话“400-735-2892”,张小姐对其权威性深信不疑。

    拨打该订票电话,张小姐订了两张由宜昌到深圳的机票,对方让她汇款1758元到一个工行账户中。汇款之后之后对方又致电张小姐,告知她机票需要 激活,让她再到工商银行柜员机去进行进一步操作。张小姐才怀疑自己上当受骗。

    张小姐马上致电东方航空查询订票信息,才发现票根本没有订到,她只能再订了两张机票。

    “百度投诉中心电话是假冒”

    气愤难平的张小姐决定向百度公司投诉,她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百度投诉中心电话”。置顶网站只介绍百度投诉中心,没有留电话,但排名第二的网 站则有明确的投诉电话:“089-88808-8385”,并且注明:人工服务。

    张小姐打过去后,对方非常友善地接受了张小姐的投诉,表示道歉并愿意赔偿损失。但赔偿损失的方式是让张小姐再去工商银行的柜员机,在他们指示下 进行操作,并提示张小姐需要告知账户密码等资料。

    “马上觉得手法熟悉,跟那个订票网站如出一辙。”她说,连假冒百度投诉中心的电话在百度搜索排名里都能排上第二位,堂而皇之,让她无语。

    之后张小姐的反应是立即报警。警方给她做了笔录,表示会进一步调查核实,然后再决定处理方式。

    真百度投诉后:订票网站消失“百度投诉中心”置顶

    报警之后,张小姐通过百度网站找到了百度客服人员,对方记录了她反映的问题之后表示将尽快处理,但具体如何处理,亦未相告。

    记者拨打了“400-735-2892”的订票电话,对方表示对张小姐的信息还要再查询之后方能确定是否订到票。而百度投诉中心的“089”电 话拨通之后,对方表示身在北京,接受处理百度的一切投诉,当记者表明身份之后,对方马上表示:“对不起您打错了,我们不是百度的投诉电话。”随即挂断。

    昨日记者再度查询张小姐遇骗的订票网站时,该网站已经在百度搜索结果中消失。而 “百度投诉中心”的网站居然由“第二”升级到了置顶位置。

    记者致电百度公关部,始终无人接听,而百度客服在接到记者反映之后表示也查到了“快照”的结果,表示会与推广和售后服务部门联系,在核查明确之 后再决定如何处理。至于是否为张小姐的损失提供赔偿,他表示尚无法决定。

    《南方都市报》

  • 《京华时报》:警方一处长受贿替瑞星“出头” 涉嫌受贿千万

    于兵,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原处长。他在收受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贿赂后,指示手下伪造证据,致使瑞星竞争对手东方微点公司高管田亚葵被非法关押11个月。昨天,于兵因涉嫌贪污罪、受贿罪、徇私枉法罪,在市一中院出庭受审,当庭表示认罪。

    庭审前,满头白发的被害人田亚葵等待办旁听手续。本报记者孙思娅摄

    审前
    被害人中年白发现身
    昨天上午8 点,市一中院传达室门前人头攒动,其中有几十人是来旁听于兵案的。由于此案号称北京公安最大腐败案,所以吸引了30多家媒体的记者。
    一位身着黄色皮夹克、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首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追问后,记者得知,此人便是遭到 于兵陷害的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他因被于兵诬陷而被羁押11个月和取保候审12个月。
    虽然是中年白发,但田亚葵的精神状态很好。田亚葵告诉记者,在看守所里,锻炼身体是他每天最重要的 事情,他决不能让身体垮了。目前,他已经回到东方微点公司继续工作,并向检方申请了国家赔偿。目前,市检一分院已经受理了申请,并启动了程序。由于田亚葵 的申请和于兵案有关,待法院对于兵案作出判决后,检方将依程序对国家赔偿的申请作出结论。
    由于田亚葵是证人,他未能获准进入法庭。
    东方微点公司的10多名员工 前来旁听此案。他们告诉记者,此事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微点软件上市受阻近3年,员工们的收入也随之降低。员工们说,在法院对于兵案作 出判决后,微点公司将会起诉瑞星公司索赔。
    庭审
    潜逃南非被劝返回国
    由于座位有限,记者没能进入法庭旁听。据知情人士透露,庭审于9点半正式开始。
    检方指控,于兵案的涉案金额共1400余万元,其中受贿上千万元。于兵被指控一共受贿4笔,全是他 任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期间所为,行贿者是4家网络公司。其中瑞星向其行贿达420余万元,是被指控的第一项。据了解,于兵受贿采用签假协议等形式,他受贿 所得都买了字画,其中一张画就值近300万元。
    于兵被指控犯徇私枉法罪,是因为他 收受瑞星公司贿赂后,指示手下的张鹏云、齐坤,伪造证据对原瑞星副总裁兼海外销售部总经理、东方微点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立案侦查,致使田亚葵因伪造的证据 受到法律的追诉,被非法关押了11个月。案发后,于兵潜逃至南非,后于2008年9月被最高检劝返回国,9月10日,于兵被市检察院批准逮捕,9月18日 被抓捕归案。
    庭审于昨天下午4点结束,于兵起初否认检方指控,但到最后,他表示对 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三项指控认罪。
    背景
    徇私枉法制造冤案
    据了解,2005年10月21日,“破获国内首例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案”的新闻对外正式发布,由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刘旭创办的东方微点公司, 在“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的新闻传播下名誉扫地。
    此后,东方微点副总经理田亚葵因 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罪名被警方刑事拘留。然而,经进一步调查,警方指证的田亚葵笔记本电脑上网的 ADSL在案发时并未开通。另外所谓的田亚葵“激活”4种病毒,经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重新鉴定,在田本人的笔记本电脑中仅发现上述4种病毒 中的3种,且从未被激活过。
    案情终于大白于天下。2007年11月20日,田亚葵 在被羁押11个月和取保候审12个月后,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对田亚葵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而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在2008年2月拿到了被阻挠近三年的销售许 可证。
    此后,为了讨回公道,刘旭开始取证、上访、举报,此案终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 视。2008年7月,北京市纪委接到实名举报,反映于兵等人存在徇私枉法等问题。经查,于兵涉嫌收受瑞星公司贿赂。
    2009年8月,于兵的手下张鹏云、齐坤被市一中院判刑。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原副 科长张鹏云,犯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网络管理处原副处长齐坤,犯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 年,缓刑3年。
    于兵徇私枉法经过
    1.缘于竞争
    2003年,被称为“中国杀毒软件第一人”的刘旭,辞去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 工程师一职,离开他工作了10年的瑞星公司。2005年1月,刘旭成立东方微点公司,原瑞星副总裁兼海外销售部总经理田亚葵离开瑞星,投靠刘旭,担任东方 微点副总经理。2005年7月,东方微点公司研发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即将上市,这是与杀毒软件思路完全不同的防病毒产品。瑞星感到竞争压力。
    2.收钱介入
    就在微点软件即将上市时,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于兵在收受瑞星公司贿赂后,指示手下对东方微点进 行“防病毒公司资质调查”,并得出“东方微点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结论。此后一个月内,东方微点公司管理和研发人员开始被频频传唤。2005年7月21 日,办案人员将扣押的装有东方微点公司核心技术的计算机送到了瑞星公司。
    3. 虚假定损
    2005年8月,于兵指示时任网监处案件队副队长的张鹏 云和时任网监处产品管理科副科长的齐坤,到北京思麦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北京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调查了解公司电脑被病毒感染及造成损失的情 况。在得知上述两家公司有病毒感染但未造成损失的情况下,于兵仍授意让思麦特公司和健桥公司分别出具了10万元虚假损失证据材料。
    4.篡改结论
    2005年8月27日,为证实从上述两家公司查到的蠕虫病毒是从微点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笔记本电脑 中传播出来的,于兵授意他人召集病毒专家进行论证,但论证过程中并没给专家如实提供材料。论证结束后,于兵又授意将专家所作不确定性论证意见更改为“可以 确定”。
    5.欲加之罪
    2005年8月30日,田亚葵被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网监 处称其“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
    6. 干预上市
    2005年9月6日,国家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检测中心收 到公函,以微点公司涉案为由,要求其对微点产品不予检测,迫使微点公司防病毒产品无法取得上市资格。
    对话刘旭
    “感谢正义的人”
    记者:在微 点公司陷入“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后,您做了很多努力,使冤屈可以昭雪,在这个过程中令您感触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刘旭:最难的应该是取证。在这个过程中,令我至今不能忘怀的,是很多正义的人透露一些内幕,我非常 感激。
    记者:田总被错误羁押,给他和公司带来了哪些影响?
    刘旭:在这之前,田总是一头黑发。田总爱写,他在里面写了很多,就算自我调节吧。“窗外礼花放,屋 内歌飞扬。笑容写脸上,坐牢又怎样。男儿当自强,佳节不想娘。待得百花香,再难也无妨。”这是田总在看守所期间写的。
    在田总被羁押期间,恰逢他的女儿中考。中考对于学生很重要,但是那个时候,小孩子不光是爸爸不在身 边,而且还要承受别人说“你爸爸传播病毒”的冷嘲热讽。
    对于我们公司,软件的上市 被无端阻止,推迟了3年之久。这段时间公司上下各方面的损失不低于3000万。
    记 者:瑞星公司行贿司法人员,给微点公司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您打算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吗?
    刘旭:是的。等于兵的这个案件判决以后,我们肯定要以这个事实为基础,起诉瑞星公司。
    记者:从您在瑞星10年,从当时的“没有刘旭就没有瑞星”,到现在和瑞星的水火不容,如果让您用一 句话来说您的感受,您会怎么说?
    刘旭:我只想说,做企业就是做人,一个企业的生 存,绝不是靠使用手段。

    《京华时报》

     

  • 广州日报:化解“网瘾”功夫在网外

    为什么青少年宁愿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是不是家长与他们缺乏平等的感情交流与沟通?是不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过于陈旧?
    “网瘾”之说再掀波澜。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为2404.2万 人。
    其实,“网瘾”这种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现实中,书虫阅读被看作是一种美好习性,影迷看电影被视作优雅享受,甚至我们对家人嗜好抽烟喝酒也漠然视之,同样是痴迷一种东西,为什么到了上网这里,就成了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了呢?

    再说了,即便存在“网瘾”,有没有2400万之多?这关键在于“网瘾”的标准。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的说法,重度网瘾青少年平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135.5分钟;而前段时间还有专家说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是网瘾;2008年推出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则将每天上网6小时且连续三个月视为网瘾。如此混乱的“标准”之下,焉能得出科学严谨的结论?这是哗众取宠,还是另有图谋?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凡那种极力主张“网瘾是疾病”的所谓专家,往往与网瘾戒除机构有关。媒体也曾报道,戒除网瘾已悄然成为一个拥有300多家机构,规模达数十亿元的产业。这也就难怪有那么多专家处心积虑地夸大网瘾的危害,人家看到的不是网瘾,而是生意。这些网戒机构的电击、吃药、暴力等手段让不少青少年身心受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戒除网瘾时所遭受的伤害,比网瘾本身带来的伤害更严重。

    网络是一种划时代的新技术、新工具,其本身并没有原罪,只不过是欠缺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的青少年有时会使用不当而已。应该承认,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的确存在,尤其是很多青少年陷于网游的泥沼不能自拔,“网游瘾”才是真的瘾。可是,大家往往把长时间上网者均视作网瘾患者,不管他们是在玩网游、看视频,还是只是在和别人QQ,又或者仅是在浏览新闻、阅读信息。网络是一种日常工具,尚有浏览新闻、聊天交流、学习充电等多种用途,在很多情况下,网络成瘾只能算是一种“行为依赖”。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网瘾看作一种“病”,并把“治病”当作一项产业,那么,互联网本身就面临被妖魔化的境地,而上网的青少年也面临“被网瘾”的尴尬,甚至变成戒除网瘾这一产业的牺牲品。

    同时,我们也不妨稍作反思,为什么青少年宁愿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把时间投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是不是家长与他们缺乏平等的感情交流与沟通?是不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过于陈旧?摒弃现实而沉迷网络,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现实已经相对失去了吸引力,而网络世界里提供了现实中缺失的东西。上课、补课、作业、考试……他们的生活苦闷而单调,家长不理解,老师不体谅,学校不关心,可网络的世界里没有这些郁闷。

    可见,就算真到了网瘾的地步,病根也是在网外,最该反省的不是那些沉迷于网络世界的青少年,而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可以说,青少年是被逼到网络世界里去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粗暴地限制孩子的自由;老师和学校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在社会上,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人际交流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又有多少?

    这些网外的问题不解决,即便再建立1000家网戒机构,也化解不了青少年的网瘾,就算是能戒,他们也许还会出现手机瘾、PSP瘾……网瘾化解之道,终究还是在网外。

  • 苹果iPad差评如潮 Jobs被PS海报贴街头

    iPad发布之前,各方媒体争相猜测。各种超炫功能猜测了一大堆,结果发布之后,不但没什么亮点,缺点还一大筐。这次,美国的苹果fans也忍不住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嘛。于是乎苹果的老大:乔布斯就成了消费者恶搞的第一对象。iPad也成为了苹果发迹以来,第一款差评大于好评的产品。人们在了解到iPad的功能后,都一致认为它是放大版的iPhone,但是不能打电话。那不就是iPod touch嘛。

     15273701317175074[1].jpg

  • 戴志康:开启“OpenSource”财富宝盒的80后网络新贵

    “我心目中的执着不是为了一个看得见目标的事情奋斗3年,而是面对一个目标不太清晰的事情时,仍能专心地、专注地、毫不动摇地奋斗3年。”——戴志康

    戴志康:开启“OpenSource”财富宝盒的80后网络新贵
    戴志康,28岁,全球最知名的社区论坛软件之一Discuz!的创建者。现任康盛创想总裁兼CEO。大一他给自己制定了10万年薪的实现策略、大三他拒绝30万年薪的工作、大四到北京创业,一年之后公司实现500万元的年营业额。作为网络社区的掌门人,他亲历了产品收费时铺天盖地的愤讨,也经历了软件开源后来自各方的质疑,一桩桩令人费解的举动背后,是什么成就了这位在25岁时就身价过亿的网络新贵……

    80后大学生的“高薪策略”
    童年时期的戴志康迷恋上电脑游戏,父亲察觉后说了一句听似简单但却非常有力的话:用电脑得干正事,比如学习、开发和编程。从这以后,戴志康喜欢上了编程,他享受在用代码创造出新东西的成就感中。
    2000年,带着自己的爱好和梦想,戴志康考进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他也想着毕业后能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最好还是年薪达到10万的工作。应该说很多年轻人都是狂想一下便罢,不过戴志康不一样,他确定自己不是闲来做梦的,他明白仅靠啃透学校的书本也很难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必须通过其它的方式积累资本。
    2001年戴志康参加网页制作比赛,拿下一等奖并被黑龙江电视台采访。2002他开始学习PHP,仅仅一周后就制作出了一个用于流量统计的PHP作品Stat Therefor,并且传到网上让网友使用。不过在他的眼里,这些成绩还只是小打小闹,他认为自己必须要做一件更大的事情才能在毕业的时候拿到10万年薪。他每天泡在网上寻找机会,直到他看见一个网络社区有10万注册用户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他相信自己找到所谓的“大事情”了。他要制作一个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按照一个社区10万用户来计算,如果能有100个社区是用他的软件生成的,那么也就是会有1000万个使用者。如果真的做成了,等毕业之后告诉人家现在有1000万人都在用我制作的软件,找个好工作肯定就有谱了。而且社区生活将会是人们交流的一种途径,戴志康觉得做这种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事情太有意义了。
    他开始每天至少用15个小时进行程序的编写,2002年3月份,第一个版本的论坛后台Crossday Bulletin(CDB)开发成功。他把软件代码上传到各个下载网站,供更多人使用分享,因为在他的“高薪策略”中,只有使用软件的人够多他成功的几率才会大。随后他每天都会对程序进行几十次的修改,同年10月发布了3.0版本,之后正式更名为现在的Discuz!。
    很快,找戴志康咨询的人就多了。为了做好推广和服务工作,他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装了两部电话,开着很多个QQ,客服1、客服2、客服3全部都是他自己。这段时间,戴志康练就出了被他自己称之为神奇的功夫,就是一边接电话一边写程序。

    另类思维 涨价涨到你买为止
    当戴志康看到Discuz!已经被800多个社区使用的时候,他觉得可以把软件拿来卖钱了。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收费”这两个字带给自己的是一段怎样的黑色日子……网络上谩骂一片,所有人都说戴志康是个骗子,做出一个软件引诱大家用,看到有人用就开始收费。还有人对他的付出进行疯狂的诋毁,说Discuz!就是一堆劣质的代码,做成这个样子还敢拿出来收费。更有人说这根本就不是戴志康编的程序,盗用完了居然还能吆喝着卖……这段时间,戴志康的名誉、人格、肖像、道德观、价值观都成了网友泄愤的靶子,戴志康不敢再上网,他接受不了自己花了这么大精力做的一件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想不通一个勤勤奋奋的人怎么能被游手好闲的人骂成这个样子!
    他开始怀疑这个一直被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有意义。不过在给自己打下一堆问号后他还是说服了自己,他相信自己没有做错,收费也没有收错。他坚持着对程序进行优化,每天加入一点新的功能,至于网上的非议他不再理会。
    8个月过去了,戴志康没有卖出去一件产品。面对身边朋友提出的降价和恢复免费的建议,戴志康做出了让大家觉得失去理智的决定——他把产品价格从500元涨到1000元,后来又变本加厉地涨到2000元!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并不是像外界所想的赌气,他觉得反正都是没有人买,价钱高还显得品质高,而且相比之下遇到一个愿意出2000的“冤大头”比找4个愿意出500的“冤大头”会容易一些。这个貌似另类的想法还真让戴志康做成功了,产品涨到2000元后很快就有一个来自香港的“冤大头”预订产品,戴志康承诺一周完成,这个速度让对方觉得不可思议,他告诉戴志康如果真能按时交付就再多给他1000块。一周后,香港人履行承诺拿出了3000,并且感叹道:你们大陆人太厉害了!
    随后,戴志康联系了一个外国的客户,想通过他试一下Discuz!能不能在北美卖出去,他觉得自己的定价只有一两百美金应该会有市场。如他所愿,英文和繁体版的Discuz!成功在海外打开市场,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的销量都很不错,在戴志康第一次“成规模”的几十万收入中,国外的销售份额占到了60~80%。
    这个时候,他的“高薪策略”也成功了,一家公司出30万年薪邀请这个还在上大三的学生。戴志康的父母都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同学们也都非常羡慕,不过戴志康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考虑就拒绝了。30万年薪的确是有吸引力,但是相比自己心目中那个更大的梦想、那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不是一个数字就不足以让自己动摇的。

    开源,又一个“疯狂”的决定
    2004年戴志康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当同学们开始找实习工作的时候,戴志康带着Discuz!为他赚到的50万元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东北男孩要去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聚集地创业。初到北京的三个月,他一个人跑工商、跑税务、跑科委,一共走了十几个部门盖了五十多个公章后,他的公司开张了,也就是今天我们知道的康盛创想(Comsenz)。
    创业初,除了业务推广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组建团队,这可给戴志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由于他租的办公地点是个很旧的民宅,应聘的人看到这个工作环境就不再给他继续谈下去的机会,甚至有人觉得戴志康就是个骗子。足足用了8个月,他才从大学同学里找到了自己公司的第一名员工。
    挨过了创业初的艰难,戴志康在2005年迎来了康盛创想的飞速发展。这一年,Discuz!已经在业界市场占到50%以上的份额,公司员工扩展到了60多名,年收入也超过了500万。在开心之余,戴志康觉得难题也要来了——面对当时软件平台每年最高1000万的收入,他觉得康盛创想在第二年就会碰到这个天花板,想突破就必须创新。他又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Discuz!予以免费并且开放源代码。也就是说戴志康不仅仅免费提供产品,还要把技术公开分享,因为开源不仅代表着广众可以访问源代码,而且还可以对源代码进行编译再发布。一旦走上这条道路,康盛创想的盈利模式就将发生颠覆性的转变,因为公司会从卖产品变成卖服务,而之前并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社区软件业向服务模式升级的成功案例。这个想法引起了公司的轩然大波,员工们都很难接受老板要把一个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主打产品进行免费,一个产品从卖到送很容易,但是万一送得不如意想再重新去卖就不太可能了!
    和两年前从免费到收费时的执着一样,戴志康非常坚定自己的想法。面对员工的议论,他召开了一个会议,果断告诉大家Discuz!将于12月份免费并开源,现在要做的就是为免费之后做准备……轰动业内的“社区开源”就这样被执行下来了。
    2005年12月12日,《Discuz!宣言》发布。戴志康宣布永远为免费版用户提供最全面的产品功能!永远向免费版用户提供稳定、长期的可升级支持!永远让免费版用户享受到基本的网上社区技术支持服务!永远支持中小网站、个人网站,尤其鼓励基于草根的社区应用创新。从这一天开始,Discuz!产品全面免费,技术全面公开。
    戴志康带给业内太大的震动,毫无疑问Discuz!的免费为网络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保障,不过开源也等于是重新定义了社区软件市场的格局。媒体、网民都把焦点指向戴志康,应该说很多人都在关注,大家想看看这个壮举到底是这位“80后”独到的战略眼光还是仅仅是在年少鲁莽时的孤注一掷。面对外界的压力,戴志康毫不怀疑自己的决定,因为开源之后他可以在几近于零的成本之下快速积累用户,而这些用户在频繁的使用软件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会想实现更多个性化的功能,这个时候找到原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是最佳选择。在戴志康的预见中,先服务后收费将会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商业模式。

    融资千万美元,从开源走向开放
    Discuz!免费之后,每天的新用户以1000家的速度飙升,当月的安装量和使用量比以前翻了10倍,在原来这会是一年的用户成长量。很快,国内超过40%的网络论坛全部使用了Discuz!。
    这时,大家对戴志康的评论明显不同了,以前有人等着看他另类招数的笑话,现在大家都在期待着他又会有什么出其不意的举动。很多人都在猜测,这位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正在计划着什么?拥有了这么大的用户基础,戴志康是不是有了更加具有想象力的盈利模式?
    这个时候,除了行家和网友,关注这些问题的还有眼光锐利的风险投资商。
    2006年除夕,华尔街顶级风险投资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把橄榄枝指向戴志康。这个曾经投资了Google、思科、苹果电脑、甲骨文和雅虎的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商之一认同了这个中国“80后”创办的草根企业。数百万美元的跟进使康盛创想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风险投资的网络社区软件公司。同年8月,康盛创想被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杂志《RedHerring》评为2006年未上市的“亚洲百强科技创新企业”,从经验来看这是创新公司被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标志。果然在2007年,康盛创想低调的完成了第二轮更大规模的融资,这一次涉及到的注资方还包括了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晨兴创投(Morningside Ventures)和以及搜索引擎巨头谷歌(Google)公司等。
    有了资金的支持,康盛创想全面进入了新的规模发展。除了招牌产品社区论坛系统Discuz!外,众多研发成果的相继推出证明着戴志康逐渐搭起了一条成熟的网络社区之路——新产品社区网络系统UCenter Home,可以建立起让用户发布日志、上传图片,并且与好友一起分享、讨论的网站。社区门户系统SupeSite,当前已经占据了国内 95% 的市场份额。还有Discuz!NT,推出市场后即被认可为国内 ASP.net 论坛产品的开山力作……另外还有积极创意的Ucenter,这个系统实现了康盛创想旗下所有产品的无缝结合,使一个用户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一系列的软件。当然还有让数十万社区站长沸腾的免费论坛托管服务(Free Forum Hosting Services)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让用户不仅能够用到免费的论坛软件,还包括免费域名、免费论坛服务器空间、免费数据带宽、免费专业级论坛技术服务等一系列免费服务。
    除了产品研发外,康盛创想不断探索着新的盈利点,社区营销体系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个平台通过对上千上万个同类社区进行打包,然后以大平台为基础找到大的广告商,帮助小社区实现了与大广告客户合作的梦想。这个项目从2007年下半年运作,仅仅7个月就带来了近八百万的收入,国内众多社区的站长因此收益。戴志康实现了帮助社区实现盈利的承诺。
    众所周知的还有PHPChina.com,这是康盛创想与全球领先的PHP技术领导者 Zend Technologies合作建立的中国最大的 PHP 开源技术社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 PHP 和开源领域公认的一面旗帜。
    2008年12月12日,康盛创想同时推出Discuz! UCenter Home的最新版本,和3年前宣布免费一样,这个消息吸引了数十万网友守在电脑前等着在第一时间体验。当天Discuz!的官方论坛以超过10万的日发帖量再次创造了一个社区论坛的奇迹。
    最新数据显示,Discuz!社区产品的全球使用的站点已经超过80万个。其中包括了像落伍者、蓝色理想、站长网这样的网络社区,还有像央视国际、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中国新闻网、中国广播网、华为、金山、网易这样的品牌企业。(文:宾果求职网 李小婉)

    宾果视角:戴志康说,执着不是为了一个看得见目标的事情奋斗3年,而是面对一个目标不太清晰的事情时,仍能毫不动摇地奋斗3年。对于自己的成功,他总结为6个字:专注、执着、信心!当然在这背后,更关键的是他有支持这6个字的资本,就是深厚的技术功底和果敢的开拓霸气。对于和自己一样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戴志康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不管是创业还是求职,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但也不能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因为梦想的实现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